帳號
密碼
記住我 忘記密碼
高中解題老師班表
國中解題老師班表
 
Image 劉宜甄
蔡梵志
黃欣育
more...
廖子萱
林采晨
陳顥文
more...
許任佑
Image 林亭如
Image 施宛妤
more...
 
搜尋
 
portrait portrait
portrait portrait
H9907009    高中 / 國文    縱囚論
2014/10/22 11:25
問題  
主題 : 縱囚論 題目難易度: 容易
出處 :

古文18         amaukoh老師幫我解一下~~

 

5.              縱囚論   歐陽脩

  信義行於君子,而刑戮施於小人。刑入於死者,乃罪大惡極,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。寧以義死,不苟幸生,而視死如歸,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。
  方唐太宗之六年,錄大辟囚三百餘人,縱使還家,約其自歸以就死:是以君子之難能,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。其囚及期,而卒自歸,無後者:是君子之所難,而小人之所易也。此豈近於人情?
  或曰:「罪大惡極,誠小人矣。及施恩德以臨之,可使變而為君子;蓋恩德入人之深,而移人之速,有如是者矣。」曰:「太宗之為此,所以求此名也。然安知夫縱之去也,不意其必來以冀免,所以縱之乎?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,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,所以復來乎?夫意其必來而縱之,是上賊下之情也;意其必免而復來,是下賊上之心也。吾見上下交相賊,以成此名也,烏有所謂施恩德,與夫知信義者哉?不然,太宗施德於天下,於茲六年矣。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;而一日之恩,能使視死如歸,而存信義;此又不通之論也。」
  「然則,何為而可?」曰:「縱而來歸,殺之無赦;而又縱之,而又來,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。」然此必無之事也。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可偶一為之爾。若屢為之,則殺人者皆不死,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?不可為常者,其聖人之法乎?是以三王之治,必本於人情;不立異以為高,不逆情以干譽。

( 選B )1.本文所使用的筆法屬於: (A)引述名言法 (B)開門見山法 (C)提出問題法 (D)埋兵伏將法。

 

問題:我已經知道主旨是:施政必須依『本於人情』、『不立異以為高,不逆情以干譽』才是對的,並且有批評唐太宗之意。

但..........

還是不知道本文第一段這樣寫是屬於 B  還是  D !!!!

 

amaukoh老師詳細解釋!!

 

謝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原作者於 2014/10/22 10:59 重新編輯過)
已解答
分享
訂閱
登入後方能觀看解答
使用手冊
QQ100 chienhui CYJEN
Ting 余珮璇 柯穎志
侯進坤 陳少凱 林玠鴻
more...